自2015年上线以来,《王者荣耀》凭借MOBA玩法的低门槛、社交属性和持续的内容更新,长期占据中国手游市场的霸主地位,成为现象级产品,随着玩家需求的多元化、行业技术的迭代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,市场开始追问:继《王者荣耀》之后,谁将成为下一个国民级手游?
《王者荣耀》的成功密码
《王者荣耀》的崛起并非偶然,其成功源于三大核心:

- 社交裂变:通过微信/QQ的熟人社交链,实现“开黑”文化渗透;
- 碎片化体验:一局15分钟的快节奏对战,适配移动端场景;
- 持续运营:赛季更新、电竞赛事、IP联动保持用户黏性。
后《王者荣耀》时代的市场趋势
-
开放世界与跨平台野心
《原神》的全球爆火证明,高投入的开放世界手游能打破品类天花板,米哈游、腾讯、网易纷纷布局“手机+PC+主机”的跨平台产品,如《幻塔》《鸣潮》等,试图以技术力和内容深度吸引硬核玩家。 -
休闲竞技的“轻爆款”潜力
《蛋仔派对》《元梦之星》等派对游戏通过UGC(用户生成内容)和娱乐化竞技,复刻了《王者荣耀》的社交基因,但以更轻松的玩法覆盖全年龄段用户。 -
小众品类的突围机会
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验证了二次元回合制赛道的商业价值,而《暗区突围》则探索了硬核战术竞技的可能性,垂直领域的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。
挑战与变数
- 政策监管:版号收紧与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持续影响新品开发节奏;
- 用户疲劳:MOBA、吃鸡等传统品类增长见顶,创新玩法风险高;
- 全球化竞争:国产手游需应对《绝地求生手游》《Free Fire》等国际产品的挤压。
下一个爆款的猜想
未来的“王者级”产品可能需要具备以下特质:
- 技术突破:利用AI生成、云游戏等技术提升体验;
- 文化共鸣:融合国风、科幻等本土化叙事;
- 生态构建:从“游戏”升级为“虚拟社交平台”,如腾讯“超级数字场景”战略。
《王者荣耀》的时代尚未结束,但市场已进入“后爆款”的多元竞争阶段,无论是开放世界、休闲竞技还是跨端融合,唯有真正理解玩家需求、敢于突破边界的作品,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改写行业规则的存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