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的不断收紧,《王者荣耀》作为国内热门手游,率先响应政策,通过实名认证、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长,近期不少成年玩家反映,自己明明已完成实名认证且年满18周岁,却仍遭遇“强制下线”“消费限制”等问题,引发广泛讨论。
成年玩家为何“被限制”?
-
系统误判与技术漏洞
部分玩家反馈,尽管账号绑定的是本人身份证,但系统偶尔会因“人脸识别失败”或“数据同步延迟”误判为未成年人,成年玩家在夜间登录时被强制下线,或因突然弹出的“未成年人保护提示”无法正常游戏。
-
跨设备登录的隐患
若玩家曾在未实名认证的设备上登录账号,或与家人共享设备(如家长的手机被孩子使用过),系统可能触发“疑似未成年人”的监控机制,导致成年账号连带受限。 -
防沉迷规则的“一刀切”争议
部分玩家认为,现行防沉迷系统为规避风险,采取了过于严格的管控,成年玩家单日充值超过一定额度时需二次验证,甚至直接拦截消费,被调侃为“防沉迷连成年人一起防”。
玩家的不满与行业反思
成年玩家的游戏体验受限后,社交平台上涌现大量吐槽:“充了钱却玩不了”“人脸识别十次都失败”,更有人质疑:“防沉迷的初衷是保护未成年人,但牺牲成年用户权益是否合理?”
对此,腾讯游戏官方曾回应称,系统会根据“异常行为”(如长时间在线、高频充值等)触发临时管控,建议玩家通过客服渠道申诉,但复杂的流程和漫长的审核时间,仍让许多用户感到不便。
如何平衡“保护”与“自由”?
- 技术优化:提升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,避免误判;
- 分级管理:对成年玩家采取更灵活的管控策略,例如仅对高风险行为(如通宵游戏、大额消费)进行提示而非强制限制;
- 用户教育:明确告知玩家账号安全规则,减少因共享设备或操作不当引发的误封。
防沉迷是游戏行业的社会责任,但成年玩家的合法权益同样值得重视,如何在“保护未成年人”与“保障成年人自由”之间找到平衡点,仍需厂商、监管部门和用户共同探索,对于《王者荣耀》而言,完善系统漏洞、倾听用户反馈,或许是下一步的关键。
(注:本文基于公开报道及玩家反馈撰写,具体规则以游戏官方说明为准。)
